职业考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历提升 > 考研

考研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近一半的研究生因为缺钱而想弃学:需要在考研的热度中进行冷思考。

2023-01-17 06:59:22考研
□陈婉婷(山东大学)据科学网报道,2022年Nature全球调查的数据显示,竟然有近一半(45%)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成本上升可能会促使他们放弃研究生课程,研究生生活日益窘迫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其实,考研并不只是上岸那么简单,上

陈婉婷(山东大学)

据科学网报道,2022年Nature全球调查的数据显示,竟然有近一半( 45 )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研究生放弃课程,研究生生活日益紧张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最关注的问题其实,考研不仅要考虑登陆,还要考虑登陆后面临的各种压力。 目前,升入23所研究生院已进入倒计时,首先祝福各位研究生院er顺利登陆。 但是,对于24个研究生以后的本科生来说,面对不断上升的研究生热,也需要理性思考。

近一半的研究生因为缺钱而想弃学:需要在考研的热度中进行冷思考。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注册人数为457万人,比2021年增长21.22%。 从近年来的数据来看,2020年报考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 全国范围内考研热兴起,带动考研市场多年来火爆发展,考研热逐渐进入“疯狂”境地。

是什么因素导致考研持续升温,让一部分考生陷入了“盲目考研”“被迫考研”的怪圈呢? 主观层面是学生提高自我的需要,有人因为个人发展方向尚不明确而选择报考作为缓冲区,也有人想通过报考来迎合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和鼓励。 但从客观层面看,社会和企业资源向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倾斜,这是使报考热度持续上升的“加热器”。 在企业招聘标准和社会尊重高素质人才风潮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高学历等于高收入、高学历等于美好未来等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结合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背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似乎也面临着压力。

不过,根据Nature的数据,45%的受访者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放弃学业,或者网上各种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让我们从研究生热的环境中冷静下来,关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院本身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 考试真的是本科生的必修课吗? 研究生热不退真的意味着研究生是适合所有人的康庄大道吗?

首先,考研面临的经济压力是我们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 面对种类繁多的研究生宣传,为了不输给起跑线,很多同学纷纷报了班。 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非常昂贵,给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也有学生为了营造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在外面租房子。 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对于正在脱产考试学习、二战考试学习的人们来说,面临的经济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考上了也逃不掉经济压力,部分高校学费上涨,普通家庭考生将面临难以承受的现状。 学生在考试前没有做好经济方面的心理准备,或者中途放弃应试学习,或者通过,或者放弃学习等,会导致悲惨的结果。

其次,对于那些不明确个人前途,为了就业而逃避考研,或者只是为了满足父母和老师的期待而选择考研的人来说,在考研之前要冷静思考。 考研并不是合格就万事大吉,考好之后还要面临比本科学习强度大得多的学习压力,以及满足毕业所需科研要求等学业压力。 对于一些志在必得的科研伙伴来说,很可能陷入考研难、考研更难的困境。

另外,仅靠应试学习来缓解就业压力也不是长久之计。 调查显示,就业压力仍然是研究生面临的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 不可否认,考研确实会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和企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仅仅依靠研究生学位来缓解就业压力显然是不明智的。 考研之前,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明确考研是否是自己发展的必须项目,是更好实现就业的好方法。

近年来,多种因素叠加,考研始终热度不减,无数本科生“裹挟”上岸。 但是,希望大家在考研热面前保持冷静,不要被卷入热之中,而要真正关注考研本身的意义。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